<track id="n51nj"><ruby id="n51nj"><ol id="n51nj"></ol></ruby></track>
    <pre id="n51nj"></pre>
      <pre id="n51nj"><ruby id="n51nj"></ruby></pre>

      <pre id="n51nj"><strike id="n51nj"><ol id="n51nj"></ol></strike></pre>

      <output id="n51nj"></output>

        <dfn id="n51nj"></dfn><cite id="n51nj"></cite>

        <pre id="n51nj"><strike id="n51nj"><ol id="n51nj"></ol></strike></pre>

        <noframes id="n51nj">
        <track id="n51nj"></track>
          “中國天眼”尋找外星人
          發布時間:2023-05-16
          瀏覽次數:702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五一假期,“中國天眼”守護者的感人故事引發關注。投入使用數年間,“中國天眼”取得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成果,但一些冷門的專業名詞也讓大眾“不明覺厲”。我們不妨換一個輕松的話題:“中國天眼”能不能幫我們找到外星人?

          “中國天眼”特指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突破,能夠對宇宙更深遠、更邊緣之處進行廣泛探索。


          坐落在貴州的“中國天眼”

          我們怎樣尋找外星人?如果采用最直接的辦法——發射深空探測器,主動搜尋無邊無際的星際,顯然是漫長又耗力的工程。聰明的你可能會想到,人類利用無線電波傳遞信息,實現遠距離通信,如果可以獲取其他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嘗試解析出有規律信號,或許就可以找到外星文明。

          20世紀30年代,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央斯基在調查背景噪聲時發現了一組持續重復且來源不明的輻射信號。他的研究成果證實了宇宙天體能夠發射無線電波,從而促進了射電天文學的誕生,這就是通過接收無線電頻段的電磁波來觀測宇宙天體的學科。

          為了接收宇宙中的無線電波,射電望遠鏡應運而生。簡單地說,射電望遠鏡主要由天線和接收機組成,其工作流程可以概括為:接收電波→放大信號→記錄和分析結果。其中,天線用來收集宇宙中的微弱電磁信號,常用的拋物面天線能夠將電磁波反射匯聚到公共焦點上,從而被接收機檢測,進一步放大信號,分離噪聲,最終將處理好的信號顯示在終端設備上。樂觀者暢想,射電望遠鏡可以全天候地“聆聽”宇宙的聲音,甚至與外星人交流。

          隨著射電天文學興起,各國紛紛建設射電望遠鏡和天文臺,“中國天眼”赫然排名世界前列。專家認為,“中國天眼”在搜尋地外文明方面有三大優勢:具有更大的觀測天區、高兩倍的靈敏度和接受不同天區信號的19波束。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天眼”籌建之初,科學目標包括搜索可能的星際通信信號,搜尋外星文明。為此,“中國天眼”專門安裝了用于搜索地外文明的后端設備,能夠從接收到的海量信號中篩選出有用的窄帶候選信號,排除掉天體和人工信號。此外,“中國天眼”加入了國際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利用強大的射電望遠鏡和全球聯網計算機,持續推動探索外星文明和宇宙奧秘。

          2020年9月,“中國天眼”正式啟動了對地外文明的搜索,主要是開展共時巡天觀測和系外行星目標觀測,曾不止一次發現了可疑信號。當然,后續科研團隊還需要花費精力和時間進行復測甄別,排除可能的干擾。

          外星人存在嗎?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人類,也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核心驅動力之一。隨著“中國天眼”等深空探測大科學裝置不斷升級,相信未來我們有更多機會揭開外星生命的奧秘。

          有趣的是,人類顯然沒有從心理上為面對外星文明做好準備,畢竟恐懼源自未知,或許正如科幻小說《三體》描繪的那樣,我們會收到來自宇宙另一個世界的“警告三連”:不要回答。(作者:黃艷茹)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